登录  
 加关注
   显示下一条  |  关闭
温馨提示!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,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,请重新绑定!立即重新绑定新浪微博》  |  关闭

路漫——飘逸人生

知足知不足 有为有弗为

 
 
 

日志

 
 
关于我

路漫,自由作家,二十世纪70年代初出生于福州长乐(冰心故里),福建省作家协会会员、福建省电影家协会会员。散文作品《外婆的梅花湾》荣获2012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。 散文专集《隐形的趐膀》于2011年11月由大众文艺出版社出版并公开发行!

宋代抗元名将陈文龙史迹(七)  

2011-01-04 09:36:06|  分类: 历史 |  标签: |举报 |字号 订阅

  下载LOFTER 我的照片书  |

 

       福州阳岐尚书祖庙寻踪

 

福建莆田人陈文龙(1232——1277年)与江西吉安人文天祥(1236——1283年)同为南宋末年的名臣、儒将,抗元爱国民族英雄。文天祥留下“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的诗句,光照日月,气吞山河,成为许多爱国者的座右铭。陈文龙在保卫兴化城的战斗中,主演了一幕悲壮的史剧后,兵败被俘,在被元军押送临安途中,也留下“须信累臣堪衅鼓,未闻烈士树降旗。一门百指沦胥尽,惟有丹心天地知”的诗句,同样光彩照人,气节崇高。具有左海“重义轻利”淳朴民风的福州人民,十分景仰陈文龙这位一生居官廉正,刚正不阿,关心民瘼,一家殉国,满门忠烈的乡贤,在陈文龙曾生活和居住过的福州南台地区,从明洪武直至清光绪年间,先后在阳岐、万寿、新亭、竹林、龙潭等处建有5座庙宇,把陈文龙作为神圣的偶像崇拜,以弘扬忠贞气节,凝聚民族感情,成为对后人进行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。

这里值得一提的有几件事:首先是清道光三十年(1850年),“旨奉重修”万寿尚书庙时,近代伟人、乡贤林则徐,在临危受命,赴广西“督办”事务前夕,曾前往祭祀陈文龙,并在大殿题写了“节镇守乡邦,纵景炎残局难支,一代忠贞垂史传;英灵昭海噬,与信国隆名并峙,十洲清晏仗神庥”的石柱联。林则徐把陈文龙与文天祥“隆名并峙”,同为“一代忠贞”,作为自己学习的楷模。其次是1930年,清末翰林、教育家张琴,除编撰《陈忠肃公年谱》外,还在受乡亲委托到杭州重修坟墓时,于孤山智果寺山麓陈文龙墓前曾题了一副对联,文曰:“南宋两状元,理宗丙辰科,度宗戊辰科,十余年甲第蝉联,千古文章标节义;西湖三忠肃,前身岳少保,后身于少保,一坯土松楸相望,双辉日月照乾坤。”张琴也把陈文龙与全国闻名、妇孺皆知的岳飞、文天祥、于谦等爱国民族英雄相提并论,给陈文龙以极高的评价。再次,今人原民革中央主席屈武同志在参观“莆田玉湖陈氏祖祠”时,也题写了“民族英雄”的横匾,以示对陈文龙的崇敬和褒扬。

在福州南台地区的五座“尚书庙”中,以阳岐、万寿、龙潭最负盛名、最有价值,也最有影响。其中阳岐建立最早,规模最大,气势恢宏,建筑精美,是极有价值的历史文物保护单位。

千里闽江进入侯官县境,在南台岛西端怀安角分流。北港仍称闽江;南港别称乌龙江。两江在峡兜相汇,经马尾、闽安镇入海。在南港乌龙江上段南、北岸有两个村庄隔江相望;南为阴岐(即今新岐),北为阳岐。古时,在阳岐临江边的玉屏山麓,有一过往船只的停泊码头,热闹异常。特别是经营南北京果杂货和土特产生意的莆仙一带的商贾,要进入省城的船只多停泊于此,然后再弃舟陆运,史称此码头为“化船道”或“兴化道”。莆仙一带的商旅,为祈佑生意兴隆,平安往返,于明洪武年间在兴化道旁大松树的浓荫下,建一小庙宇,奉祀海上女神林默和抗元英烈陈文龙的造像,面积约30平方米,遗址至今犹存。这就是陈文龙庙宇在福州的最早起源。

明洪武元年(1368年),明太祖朱元璋曾命中书省派员到全国各地访求应祀神祗。“凡有功于国家及惠爱在民者著于祀典,令有司岁时致祭。”在这次调查上报的神祗中,朱元璋特别重视抗元英烈陈文龙。在定各地祀典的名单中,有庐陵的文天祥、福州的陈文龙、莆田的陈瓒等。明天启七年(1627年),当地村民和水上渔民以及莆仙一带的商贾,出于对乡贤的景仰,开始将原建在兴化道的小庙宇移至阳岐村凤鸣山之阳新建。传说古时曾有一对凤凰在此山落脚,每天清晨都向北朝福州三山——屏山、于山、乌石山呜叫不止。因凤凰乃象征祥和瑞之飞禽,所以福州又有“凤鸣三山”的美称。后人在此建“凤鸣寺”的同时,也选择将陈文龙庙宇新建于凤鸣山下。该庙建成后,几经风火灾厄,几度毁建重修。今庙门前大埕竖的7方石碑,就是该庙历史的见证。它分别记载了清乾隆四十六年(1781年)、嘉庆九年(1804年)、道光二十年(1840年)、咸丰九年(1859年)和光绪十年(1884年)先后5次重修陈文龙庙宇的情况和捐资者的芳名。其中乾隆四十六年的石碑,有“祖殿水部尚书三次敕封,加封镇海王”的记载,所以福州人民尊称陈文龙为“尚书公”,庙宇为“尚书庙”。阳岐乃“尚书祖庙”,其他4处皆由此衍出。这里值得一提的是:自明洪武五年(1372年)琉球与中国开始形成藩属关系至清光绪五年(1879年),共有23次正副册封使43名前往“册封琉球”。今庙内残存道光二十八年(1848年),状元、翰林院修撰,福州人林鸿年刻题的石柱联,记述了他作为册封正使前往琉球前曾在此祭祀,并将陈文龙造像随同团迎往琉球,以作为海上庇护神祈求保使团平安往返中琉之间。万寿尚书庙供奉的两尊“番将”,一身琉球服饰,即是册封使团返国时,琉球国王派遣护送使团回国的侍者造像。后人十分珍惜中琉之间的友好关系,遂造像作纪念,这是中琉人民友谊的历史见证。在福州与那霸(即琉球)结为友好城市的今天,更具现实的意义。

阳岐尚书庙虽经多次重修,随着时光流逝,仍然残破不堪。1919年元月,热心为桑梓祈福和对乡贤崇高气节的景仰,大思想家、阳岐人严复亲自写就《重建尚书祖庙募缘启事》,并成立36人的董事会。因他不便出面,正副董事长由他长子严璩(伯玉)、三子严琥(叔夏)担任,但实际事务都由他亲自策划、决定。当时分发“缘簿”数百册。经他亲自劝募的有:福建督军李厚基3000元、省长萨镇冰2000元、前清福州知府叶大庄2000元、他的族侄严家轸1000元,他自己也捐2000元。缘簿至年底收齐。福州城台绅商以及分布在各地的门生故旧,都踊跃认捐,共募到捐款10多万银元。1920年元月开始动工,翌年夏主体工程基本落成。这次重修,面积扩大到3805平方米,四面围有灰色砖墙。门墙外两旁建“马将厅”。门墙内有戏台、酒楼、钟鼓楼、天井、中心亭、大厅、享殿等,重檐叠宇,雕梁画栋,蔚为壮观。该庙前后计四进,总体布局为三殿堂并列。中轴祀守土尊王和水部尚书,合而为一;左为毓麟宫,祀临水太后陈靖姑,宫后为凤鸣寺和观音阁;右为忠肃祠,俗称行乐厅,祀陈文龙。大殿庙门额嵌有青石4方,上书“尚书祖庙”4大字,遒劲雄浑,乃严复所书;其上一方直书“历代奉旨祀典”。大殿内青白石柱联10多副,都经严复严格选择,有郭尚先、林鸿年、林则徐、王仁堪、陈宝琛、严复、郑孝胥、叶大庄、李厚基、萨镇冰、高稔、吴继篯、严叔夏等,书法各臻神妙,楷、行、草俱备,均出自名臣、学士、文人手笔,为尚书祖庙增光添彩,更显它人文景观的历史价值。此外,还有李厚基题写的“泽被万民”、萨镇冰的“黎民赤子”、叶大庄的“节义文章”等横匾。严复自己也题刻了3副石柱联,其中两副立在门口,十分醒目。其一正面楷书,联曰:“入我门来,总须纳手扪心,细检生平黑籍;莫言神远,任汝穷奸极巧,难瞒头上青天。”其二侧面草书,联曰:“十万家饭美鱼香,惟神之赐;百余乡风清魔伏,为民所依。”下刻“信士严复薰沐敬献”和 “侯官严复”、“几道之印”两方图章。此外,严复在重修祖庙期间,触景生情,还咏了四首诗,三、四两首分别写道:“权利纷争事总非,乱来十见月周围。天公应惜炎黄尽,何日人间有六飞”;“天水亡来六百年,精灵犹得接前贤。而今庙貌重新了,帐里英风总肃然。”表达了他晚年忧国恤民及对民族英雄的敬仰之情。

严复晚年重修“尚书祖庙”的壮举,深得福州绅民的赞许。该庙的建筑艺术堪称一流,乃出自名匠蒋源成之手。上述名家柱联,或选自旧庙,或移自外方,或新邀撰写,文辞与书法皆神妙,而雕刻尤为精美,戏台裙上的磨光青石雕刻有郭尚先绘的兰竹并配诗,如加以拓印则可成为一册精美的画与诗相得益彰的图谱录。

  1991年,阳岐村民认为奉祀陈文龙造像的“尚书祖庙”应予修复,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民族气节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。这一倡议得到在庙中办厂致富的企业家的支持,独捐40多万元,并另觅新址将铸造厂迁出庙外;同时附近各村及水上居民,也闻风而动踊跃捐款,只一年时间共集资80多万元。在郊区文管会的指导下,按原貌修建。1995年底,主殿复修工程全部竣工,为福州市又增添一个重要的、有价值的人文景观。

  评论这张
 
阅读(265)| 评论(0)

历史上的今天

评论

<#--最新日志,群博日志--> <#--推荐日志--> <#--引用记录--> <#--博主推荐--> <#--随机阅读--> <#--首页推荐--> <#--历史上的今天--> <#--被推荐日志--> <#--上一篇,下一篇--> <#-- 热度 --> <#-- 网易新闻广告 --> <#--右边模块结构--> <#--评论模块结构--> <#--引用模块结构--> <#--博主发起的投票-->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 

页脚

网易公司版权所有 ©1997-2018